添加收藏 设为首页

中国国企问题不适用于经济学

中企天津报道 www.zqtjnews.com.cn 时间:2022-06-20 22:22:56点击:

经济学家、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周其仁日前指出,上一波国企改革的中心口号是扭亏增盈,这也带来一种认识,就是认为但凡国企实现了盈利,余下的就是做大做强的管理问题,就不再需要进一步的体制改革了。到了国企普遍盈利,特别是央企一年的利润高达万亿人民币,不少名列世界500强的新阶段,说国企还要深化改革,听起来就不那么入耳了。周其仁指出,企业的账面利润并不完全是经济学范畴的利润,其中一部分可能是企业所占用资源的租金。譬如资源型企业占用大量可开采资源,以及国家通信公司占用的通信基础设施等。这些稀缺程度极高的资源,给谁占用,都会产出收益。这些资源租金应该从央企账面利润里扣除,因为它并不代表央企经营决策和管理努力带来的真正贡献。在我国的现实条件下,部分央企获得高额利润,但所在市场又不开放准入,其他企业眼见这里存在超额利润,也不能进场来竞争一番。这种“关门赚得的利润”,对整体经济并不是正面的,因为行政垄断公司的利润,讲到底是一切其他企业和消费者的成本。当下不少央企提供的产品和服务,价高费高,要政府领导人出来喊话降低资费,恰恰表明市场不准入条件下的关门利润对国民经济不但不是福音,反而是一种成本负担。最近的周永康案、中石油窝案以及令计划案,暴露出拥有天量利润、资产和无数实际好处的某些央企,还真是牛栏里关着的大肥猫。在道义上、道理上和法律文本上,央企当然是国企从而属于全国人民,但从实际控制权的角度看,缺乏有效的制度监督还是当下盈利的国企的一个致命伤。从机会成本的视角看,当下盈利的国企如果不深化改革,如果不进一步从体制机制上解决妨碍国企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那些实际问题,代价将不但是一个经济部门的,也是国民经济全局性的;不但是经济的,而且还是社会的和政治的。
  【主持者言】在我们看来,国企的腐败问题真的是没什么好说的。绝对的权力必然导致绝对的腐败,这是一条颠扑不破的真理,行政垄断之下的央企自然也逃脱不了这一定律。自从中央巡视组进驻央企以来,几乎在每一家都发现许多问题,以至于新闻报道出来以后人们对此已经“见怪不怪”了。但周其仁先生在上面着重谈的是国企的成本问题。简而言之,若是把现在国企所享受的所有的资源租金、政策租金等等都计算进去,国企的那些所谓的盈利究竟会表现为正数还是负数呢?答案恐怕是后者。其实,天则经济研究所的专家们对此早就有过详细的调查和论证,周其仁先生只不过把这个道理和事实简略地又说了一遍。或问,既然如此,为何我们还是要坚持国企的主体和主导地位,坚持要把它当成是“执政基础”呢?显然,这个问题已经超出了经济学范畴,而只能从政治学的角度来分析和回答。作为“体制”内人,我们对此当然是心知肚明的。然而在“外人”看来,却自有他们的看法。比如,对于目前的国企改革指导方案所强调的“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有些老外就有些不中听地称之为“部分私有化”。
来源:中企天津报道

深度

Depth更多

圈点

Punctuate更多

思维Reversed更多

版权所有 © 2006-2023 中企天津报道 | | 举报电话:167102679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