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收藏 设为首页

“双十一”掩盖不了电商行业的老化

中企天津报道 www.zqtjnews.com.cn 时间:2022-06-20 22:22:23点击:

虎嗅网近日评论,“双十一”数据越来越高,但双十一对电商的价位却正在弱化。双十一从诞生、发展到如此规模,自然有其合理之处,除了抓住网民的消费心理和刺激点,更多的是受电商行业爆发式增长和人口红利增量空间的影响。阿里造节的灵感正好赶上了网民购物潜力亟待释放的最佳时机,双十一仅在一年问就实现了万元到近10亿的跨越。从这个角度出发,其实可以看出双十一的商业意义所在。

一方面,借用双十一这种大规模的集体抵价促销活动,加速完成了市场培育的任务,而另一方面,基于平台流量分发,商家用户积累的阶段也被加速。然而时过境迁.电商行业发展到现在,且不说有没有触及到天花板,红利消失是毋庸置疑的事实,这也导致双十一原来的商业意义发生改变。

就平台和商家来讲.一定程度上,双十一的意义直接转嫁为数字象征。就用户而言,则由消费习惯养成转向消费能力透支。数据是双十一效果量化的主要标准,呈现各大榜单和平台的销售总量,以此来证明各自的实力,这本身无可厚非。可是一旦双十一活动的实际意义仅剩数字象征,为数据绑架所导致的问题就会层出不穷。

短期内,为争第一相互指责对方数据造假,先涨后降或真假掺半冲击数据高峰等等.皆是在削弱双十一数据的含金量。从长远来看,数据榜单成为双十一唯一重点也预示着一定的风险。一旦未来某年数字高峰不再攀升,甚至是出现下降状况,它所预示的商业信号对电商行业将是一个重大打击。尤其是阿里,多年来其股价都由双十一刷新数据来拉升,虽然其他业务进展巳经相对良好,但电商毕竟是根基。

从消费者角度出发,双十一确实在透支用户的消费能力.比较明显的一点就是,狂欢节过后.将会迎来一个漫长的线上线下销售的萧条期。而且网民现在对双十一的负面情绪不断上涨.也说明这种非理性消费其实是有“生命”周期的,如果消费者以后对这种促销手段的认知更为清晰,那么理性心理作用下.双十一的数字未必还能步步攀升,届时所引起一系列连锁反应之后,这个造物节日存在与否也是个问题。

【主持者言】不出意外的是,今年的“双十一”又以天猫单日销售1682亿的数字创造了新的记录。仅仅用了9年,双十一的销售数字就从5000万元上升到1682亿,在中国成了形同“春晚”般的存在.这恐怕是马云当初都没曾想过的中国式奇迹。不过,虽然今年的双十一销售数字又如大家预期的创下了新高,但不少消费者也反映,“双十一”的促销越来越演变成一场数字游戏,越来越复杂的打折和预售规则让消费者感到无所适从,希望购买的商品要么不打折,要么根本抢不到。反过来,越来越高的购买数字让商家也没有了以往的狂热。一直以来.商家对于类似于“双十一”这种人造的购物节就有疑惑,这种短期内集中爆发的购买行为到底是能够提高消费者的总消费量,还是仅仅只是将消费者的消费需求提前透支式的释放,而随着“双十一”进行到第9年,大家也越来越清楚,跟以往的人造购物节一样,“双十一”天文数字般的销售量不可能不以透支消费者未来一段时间的销售作为条件,双十一的销售数据越是高涨,随后商家的日子就越是萧条。所以,“双十一”本质上其实已经演变成电商行业的一支每年注射一次的“兴奋剂”,当“双十一”这一天的数字逐渐成为各大电商的业绩标杆,大小品牌将其作为相互斗争的竞技场时,所有参与其中的公司、企业都会越发依赖这场规模盛大的促销活动,与此同时,用户消费能力被透支的程度也越发加深.其中的矛盾也让双十一的价值值得重新思考。


深度

Depth更多

圈点

Punctuate更多

思维Reversed更多

版权所有 © 2006-2023 中企天津报道 | | 举报电话:167102679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