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收藏 设为首页

大国工匠,坚守在繁华落幕处

中企天津报道 www.zqtjnews.com.cn 时间:2022-06-20 22:47:15点击:

工匠,劳动者。人生在勤,勤则不匮。人类是劳动创造的,社会也是劳动创造的。可称“工匠”者,多是在劳动中精益求精者、勤勉不懈者。工匠,既是称谓,也是赞誉。

工匠精神一直流淌于中华民族的血脉之中,一部中华文明史凝聚着历朝历代工匠们的智慧和创造,如同诸子百家造就了中华民族思想天空的群星灿烂一样,工匠精神也曾造就我们民族的百业兴旺、空前繁荣,同样是星光璀璨。

“天机云锦用在我,剪裁妙处非刀尺。世间才杰固不乏,秋毫未合天地隔。”陆游诗中表达的不仅是诗歌创作的意境,也是对工匠精神的极好诠释。中华文明在历史上之所以被人尊重,首先是因为中国产品的精美,这种精美正是源自于追求极致完满和一丝不苟的工匠精神。

事实上,从古至今,中国从不缺乏“工匠精神”,因为这是中华文化、中华精神和民族创造力的一种本然体现。精妙绝伦的花丝工艺、陶瓷制品、玉雕石雕、丝绸布匹,以及举世瞩目的故宫、天坛等伟大工程,乃至当今的“中国制造”都是精工巧匠技艺的最好明证。

当时代的车轮驶上新的轨道,很多沉淀在岁月中的事物或被湮没,或已改头更面,工匠在新的境遇里,经历着人生之问与技艺之问。但,总有一些人,他们带着初心,竭其心智、穷其工力于自己手中的活计,或有犹疑,却不曾离开。在喧嚣中,他们固执地坚守着内心的宁静,凭着一颗耐得住寂寞的匠心,创新技艺,传承精神。


工匠精神造就中华文化的绝美之旅

中华文明之所以在世界上广泛地为人所知并大放异彩,除了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外,起初引起人们直接兴趣的,恐怕还是来自中国的产品。中国器物之精美冠绝一时,并长时间地引起世界惊叹,由此世界便开始了对中华文明的尊崇和经久不衰的“东方热”。

玉雕,同样是大国工匠精神的传承,玉雕师傅将一件翡翠从原石变为艺术品,化腐朽为神奇无论外界如何嘈杂,他们都内心宁静地专注于自己的作品,精雕细琢,做到极致。

玉雕是中国古老的雕刻品种之一,从古至今,玉雕师根据不同玉料的天然颜色和自然形状,经过精心设计、反复琢磨,把玉石雕成精美的工艺品。

凤凰牡丹_副本.jpg

《凤凰牡丹》王福林作

工匠在古代称为手艺人,玉雕融合绘画、书法、雕刻、民俗等多种行业技艺于一体,工匠精神在传统玉雕行业得到了集中体现。中国的玉文化历史悠久且绵延不绝,将玉雕艺术上升到文化层面的只有中国。数千年来,中国的玉雕艺人用汗水和智慧,浇灌了玉雕艺术这一具有东方魅力的文化。

“金银有价玉无价”,这是尽人皆知的。先秦的和氏之壁价值十五座城池;南北朝时东昏侯赐给爱妃的一只琥珀钏,价值一百七十万两;元代大德年间的一粒红宝石,价值十四万锭;清代慈禧太后的翡翠西瓜曾估价五百万两……

新中国成立后,玉器不再代表统治阶级的意志,不再是王权的象征,成为手工业的一部分,进入万千百姓家。 1949年后,随着国家社会的安定、经济的发展,玉雕业也随之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作为中华民族珍贵的手工艺术备受国家的重视,玉雕制品作为国家礼品走向国际市场,从而带动了玉雕产业的再次兴起与发展。中国近代玉雕产业以计划经济概念蓬勃发展,由于是计划经济年代,生产制作的玉器作品由国家外贸局统购统销,制作企业没有销售概念,一个理念即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为国家出口创汇、为国家输送珍精品国礼尽职尽责。人才如林,技艺精湛,原材料供应充足,市场稳定,设备不断改进,玉雕业进入了一个新的重传统、 再创辉煌的恢复时期。进入20世纪80年代初,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玉雕业告别了原有单一的外销渠道体系,走向了外销与内销玉雕市场共同发展之路。在此基础上,北京、天津、新疆、上海、苏州、扬州、广州、江苏、河南、辽宁、湖北、江西、福建、河北等省市约有玉雕从业人员逾万,逐步形成了“北派”、“南派”、“海派”、“扬派”四大派别。并产生了大量珍精品。

天津的玉雕大师王福林,正是在此时,进入了玉雕行业,成为了一位工匠。


微信截图_20171120121944_副本.jpg


人磨掉的是玉的棱角,玉打磨的是人的心性

天津玉雕技艺源自北京,属于玉雕中的北派技法。相比南派玉雕小巧玲珑的特点,北派玉雕多为大件作品,线条粗犷气派、流畅大气。但玉雕大师路希杰先生开创的鸟类玉雕产品,题材丰富,造型独特,以形传神,在全国玉雕界得到“路鸟”的美称,成为天津玉雕的第一品牌,而王福林便是天津市“路鸟”玉雕的继承者之一。

自幼喜爱绘画的王福林,1976年就读于天津工艺美术学校,1978年毕业后分配到天津市特种工艺厂,从事玉雕制作和设计工作,师从路希杰。

不同于如今学院里的理论教学,王福林当时跟随师傅学手艺,是经历了很长时间的打磨,才成为一名独立的玉雕工匠。

对于玉雕这门老手艺来说,人磨玉,玉也在磨人,人与玉之间是一种精神交流的过程。    

玉雕是一份苦差事,“开料”过程不仅危险还很脏,雕琢玉料时,手一托就是一天,很累,这一行并不是单靠喜欢就能干下去的,唯有经历过的人方能知其辛酸,然而在这个过程中,人磨掉的是玉的棱角,而玉打磨的是人的心性。

金玉满堂_副本.jpg

《金玉满堂》王福林作


王福林说,玉雕是一个“做减法”的过程,只能从玉料上剔除而不能添加,又因为玉料的珍稀罕有,因此绝不能浪费一丝一毫。玉雕讲求“小料做大活”,看似不大的一块材料,通过巧妙的构思、设计,要表现出丰富的内容。

1986年,王福林的作品《牛郎织女》获得了第六届全国工艺美术“百花奖”,这是全国工艺美术界的最高奖项。王福林也迎来了工匠生涯中,最繁华的一段岁月。

瑞雪兆丰年_副本.jpg

《瑞雪兆丰年》王福林作


“走失”的工匠精神在时代的呼唤下回归

时代不会一成不变,要让“工匠精神”在中国巨变的经济与社会生活中扎下根,扎住根,却绝非易事。曾几何时,精益求精、追求极致的完美主义,被一些人指为“较真”“不合群”,于是,“一认真你就输了”“差不多就行了”……这样一类声音时常在你我耳畔响起,于是,在逐利与繁华背后,工匠精神曾一度在人们的意识中“走失”。

王福利经历了这一切。九十年代后期,特别是2000年以来,玉雕行业的迅猛发展,玉石材料由原来的论斤卖变成论克卖,玉雕作品的价格也水涨船高,一大批逐利者蜂拥而至玉雕行业,他们甚至来不及培训自己便匆匆闯入,这一现象彻底摧毁了玉雕行业存续千年的根基,老一辈玉雕艺人们在漫长的学艺生涯中培养出的工匠精神在新一代的玉雕从业人员身上消失殆尽。他们匆忙将赶出来的玉雕作品投放市场,同时迅速包装自己,为自己贴上大师的标签。相比较而言,在当代,许多玉雕艺人的形象比他们的作品更加引人注意。在他们看来,获取利润这一结果,比潜心学艺的过程重要得多。

标准化的生产方式带动了玉雕行业的发展,也使得大批玉雕从业人员盲目追求数量,而轻视了质量。玉雕作品缺少了应有的灵气,是工艺品而非艺术品气味浓厚、准入门槛较低使得整个玉雕行业模仿、抄袭成风,一位玉雕名家创作出某件大受欢迎的作品,便会在短时间内被模仿与复制,每家店铺的作品都会给人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容易让人产生审美疲劳。在这种行业氛围下,玉雕作品只会沦为批量生产的工艺品,其艺术附加值会大打折扣。

王福林也在这段时间经历了其玉雕生涯的数次颠簸与挣扎。起初是工厂倒闭,王福林不能不从一名国有企业的员工,变成自谋职业者。他曾南下,在玉器店执业,也曾一度退出玉雕领域,做装修等工作。但最终,对玉的留恋和对手艺的坚守,还是让他回归了玉雕工匠的身份。

如今,王福林开办了自己的琢玉工作室,除了日常的玉雕外,也在这里为有艺术天分和匠人品质的年轻人传授手艺。“工匠精神,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近乎执拗,始于坚守,发于强毅,精益求精。王福林说,“精雕细琢”是这个行业的先辈留给玉雕工匠的“工匠精神”,是代代玉雕工匠最为深沉的精神追求,是玉雕产业不断发展壮大的精神滋养。

鸳鸯和美_副本.jpg

《鸳鸯和美》王福林作

工匠之所以成为工匠,必是不求名、不逐利,必能克服寂寞、击退诱惑、战胜自我。而一个尊重劳动、鼓励创造的国家,一个懂得尊敬工匠、呵护工匠的社会,则应让默默劳作者得到合理回报,让成大器者得到充分激励。于国,工匠是重器;于家,工匠是栋梁;于人,工匠是楷模。中国梦目标在前,积跬步以至千里,每一个脚印,都由你我用工匠精神刻下。劳动者楷模在前,每一段人生,都不妨从工匠精神里,汲取最朴素的力量。


深度

Depth更多

圈点

Punctuate更多

思维Reversed更多

版权所有 © 2006-2023 中企天津报道 | | 举报电话:167102679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