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收藏 设为首页

抢走工作的不止是外国人,还有机器人

中企天津报道 www.zqtjnews.com.cn 时间:2022-06-20 22:22:31点击:

据报道,2017年,自从克林顿政府时期就极力鼓吹全球化的民主党被渴望就业机会、改善社会不平等的普通美国公民用选票赶下了台。新总统特朗普大刀阔斧地着手振兴美国制造业,为的就是要让美国把失去的就业机会都拿回来。特朗普或许赢得了“外包”这个对手,但是很难打得赢“科技”。如果说全球化的“外包”只是转移了美国国内的就业机会,那么以自动化为终极目标的“科技”,则正在摧毁人类制造更多就业机会的仅有希望。以不断减小成本、提高企业效益为管理方向的公司高管们,对于能够用自动化的“科技”代替人力成本的做法,已经展现了难以置信的“冒险精神”和“浓厚兴趣”。不仅是传统行业的蓝领工作,以金融业为代表的白领工作机会在经历“外包”的洗礼之后,现在又面临“科技”的冲击。高盛纽约总部在2000年时有600名交易员,就是你在电影和电视里看到的那种,他们为大的投资银行客户服务,买卖股票。今天,也就是2017年,高盛纽约总部只保留了两名交易员—其他的职位都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自动化交易程序。这个系统只需要200名计算机工程师负责维护就可以了——他们可能也不是全职的。高盛正在消失的交易员只是华尔街的一个缩影,在过去几年里,自动化交易在美国的金融业加速渗透,在这个曾经是高度人力资源密集的劳动力市场,给那些希望来华尔街闯天下的年轻人的机会,越来越少。除了股票交易,外汇、期货甚至是投行业务的就业机会,都在逐渐被自动化“科技”所取代。有研究表明,目前全球有45%的金融交易是完全通过自动化电子程序来完成的。一方面是这个世界巨大的贫富差距和社会不平等现象,以及治理世界的政客们为了执政的合法性和选票在努力发展经济、制造就业,另一方面是全球化的“外包”和自动化的“科技”让人类的就业机会越来越少。

过去几十年,如果你有幸成为全球化的“外包”浪潮中的受益者,那么或许是时候思考一下,未来几十年,你是否会成为自动化“科技”浪潮下的牺牲品。

【主持者言】如果说你的工作被机器人抢走,以前这是科幻小说和电影里才会出现的情节,那么现在这种事情已经成为现实了。从2014年开始,美国金融行业就开始尝试使用机器人来代替客户经理为一些只需要标准服务的用户服务,这已经导致了成百上千名银行中层经理失去自己的工作,还有标准化服务的客服行业,也在成规模的被人工智能所替代,更不用说制造业里,早就开始用机器人取代人力了,现在,面对越来越高人力成本的富士康公司已经准备开始建设全部由机器人进行组装的工厂,国外不少超市在试验完全没有一个店员和服务员的全自动售卖系统·一简单的说,所有能够规范化、标准化、程序化的工作,被人工智能所取代就只是一个时间的问题,而只有那些需要不断注入创意的工作,才能在人工智能中幸免。这给我们提出了一个难题:如果机器人会带来大量失业,那么这岂不是人类在自掘坟墓么?时于这个问题,携程创始人兼前CEO梁建章有自己的看法——

 

机器人带来的不是失业,而是“休闲过剩”

 

一直关汪人口问题的携程创始人兼前CEO梁建章最近撰又指出,随着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技术的进步,许多人担心人类的工作机会将被机器人抢走。从历史上看,自动化和技术进步已经导致很多旧行业被新行业所取代,不过从就业的角度来看,以往主要是许多原来从事农业和制造业的就业机会被转移到了服务业。但专家们认为这一次的改变将与以往不同,因为即使像司机之类的服务岗位也有可能会被机器人取代,更有甚者,哪怕是律师、医生之类的专业工作也会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由于高度自动化而引起的失业,其实并不是一个经济问题这可以被视为一件好事,因为只需要少量高技能创新工作者每周上班3天,就可以确保在其余人口不工作的情况下,依然维持原先社会在商品和服务方面的供给水平这种失业更大程度上还是社会问题,因为大多数人会感到自己似乎是多余的;同时也是一个政治问题,因为大多数选民将不再是纳税人.我们应该把这种问题称为“休闲过剩”而不是失业。但即使这种情况出现的可能性也不大,因为在短期内,服务行业将会产生很多工作机会;从长远来看,即使大部分的日常工作可以被人工智能取代,未来仍会有许多与创新有关的工作机会属于人类。首先,当前机器人技术水平还远远达不到完全代替人类从事服务行业的程度。电脑可以在棋类项目击败人类,但机械手仍远远不及人类的双手灵巧。我估计,机器人要胜任简单的房屋清洁工作或航空乘务员的工作,至少需要30年的时间;甚至因为涉及到法律问题的缘故,无人驾驶汽车的普及也将至少需要10年时间所以在不远的将来,服务业的工作机会将继续快速增长,足以抵消制造业就业机会的减少。其次,即使电脑能够帮助专业人员(例如记者、股票分析师,甚至律师和医生)做一些分析工作,但电脑主要还是让专业人员变得更有效率,而不是直接取代专业人员二很难想象一个机器人律师能够出庭为被告进行慷慨激昂的辫护,因为仍然需要一位有血有肉的律师。在法庭上针对人类组成的陪审团进行道德和价值观上的说服在此过程中,人工智能所能做的只是帮助完成案例分析。最后,与创新有关的工作可能一直王要由人类完成。一方面,如果允许电脑进行创新,可能带来人类无法掌控的危捡后果。另一方面,创新往往涉及审美和口味的判断。例如,如果任务是评估一段音乐、一部电影或者一道新菜,人类可能永远都要比机器人更了解自己的需求。总之,在不久的将来,会出现更多的服务岗位。更长远来看,越来越多的工作岗位将与创新有关。有人说,创新只需要少数天才而非大量人口就能实现,但这种观点显然与历史趋势相悖。人类在创新方面正在投入越来越多的资本和人力资源,而且人口越是密集的城市和地区创新力越旺盛,这种趋势现在没有放缓的迹象。将来会有更多人具备参与某种形式创新活动的能力和意愿,其中既包括高技能工作(例如人工智能编程),也包括低技能工作(例如游戏测试和电影评论)。更多人未来具备这种能力,需要部分归功于电脑帮助他们提升分析能力。更多人未来具备这种意愿,则是因为参与创新将带来乐趣和满足感。即使像电影评论这种看似轻松愉快的工作,本质土也是某种形式的创造性活动。长远来看,创新不光是解决一个个具体问题,更是对于未知事物的探索。人类对更多食物和住房的需求很容易饱和,然而人类总是有兴趣探索新的器具、新的故事或者新的游戏,还包括探索太空如果人类不再有探索的欲望,那么人类文明将开始衰落这个问题要比“休闲过剩”(失业)严重的多。

【主持者言】关注梁建章的人都知道,这位携程前CEO也是一位自学成才的人口问题专家,他不但很早就提出了中国应该放开生育的建议,同时也时人工智能、未来就业等问题有着深入的研究。在近期大家都在关注人工智能对于未来人口就业影响的时候,他的这篇文章提出了十分积极和正面的回应。跟他以往的价值观保持一致的是,他认为人是这个社会最宝贵的资产,只要有人的创造力,那就不用担心其他资源的枯竭。看到梁建章描述的这个大多数人都能够摆脱机械重复工作的未来,主持者不由得想到,这不刚好就符合了马克思当初所构想的共产主义社会的设想吗?人人都可以做自己擅长和喜欢做的事情,不必担心被工作和职业所“异化”。看来,无论主义和意识形态,人类所希望获得的美好未来本质上是相似的,只不过实现的方式和途径不一样。如果人类真的能够进入一个这样能够充分发展自己兴趣的丰裕社会,那么人们的创造力能够创造什么样的奇迹,还真是值得期持。不过,如果人类失去探索的好奇心,那么这样看似乌托邦的社会也可能会成为一个灾难。

深度

Depth更多

圈点

Punctuate更多

思维Reversed更多

版权所有 © 2006-2023 中企天津报道 | | 举报电话:167102679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