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收藏 设为首页

天津市红桥区非遗展馆开放展示8类25项非遗代表项目

中企天津报道 www.zqtjnews.com.cn 时间:2022-06-20 23:39:56点击:

位于天津市红桥区丁字沽一号路文化中心内的红桥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展馆日前正式落成,并向公众免费开放。馆内展示了回族重刀武术、益德成闻药制作技艺、天津“耳朵眼”炸糕技艺等8大类25项红桥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项目。
 
  走进展馆,迎面摆放着一对角质灯,“这灯是由牛角制作而成,这项工艺得追溯到清朝时期,这灯笼也有上百年的历史了。”展馆负责人曹金萍介绍说,在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内,较为详细地展示了红桥区传统技艺、民间舞蹈、传统体育与竞技、传统美术、民间音乐、民俗、传统医药、曲艺等项目的基本情况,“共8大类25项红桥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回族重刀武术和益德成闻药制作技艺2项已经被列入国家级名录,还有12项被列入市级名录。”
 
  馆内除对各项文化遗产的历史渊源进行文字说明外,还展示了许多珍贵的照片和实物,从津派玉雕到高派押花葫芦;从榜书艺术的巨大“福”字到一体多层镂空艺术木雕;从西码头百忍京秧歌的黑白照片,到展现天津老式叫卖的手绘插画;从汇蚨源吉祥手工布艺技艺的虎头鞋,到益德成特制的鼻烟闻药;还有保留下来的同心法鼓,以及重达140余斤的回族重刀……展馆内宛如时光流转,桩桩件件都记录着这些民间技艺曾经的辉煌。
  钟玉华女士今年76岁,退休前是毛巾四厂的一名普通工人。她跟孙世海同志共同生活了50余年,是一位称职的好妻子、好母亲。孙世海生前跟她和孩子们表示,身后事一切从简,不买花圈不烧纸,把遗体捐献出来给医学部门做研究。这一想法得到了钟玉华的理解和大力支持,她说自己去世后也进行遗体捐献,“活着为国家,死了为人民。” 


  今年9月中旬,孙世海老人离世,遗体捐献的心愿在市红十字会、和平公证处、三条石街道、殡葬服务等多部门的通力合作下得以顺利实现。这是本市首例未经生前报名登记而身故后同时启动登记、公证和捐献程序的遗体捐献者。钟玉华女士想,老伴儿因为恶疾复发突然,没来得及生前公证,自己现在身体还算硬朗,一定得尽快办理手续不留遗憾,于是通知孩子们安排办理遗体捐献公证事宜。 
据悉,截至11月11日,今年本市已有50人去世后捐献遗体,为医学教育事业作出贡献。
来源:天津市红桥区委宣传部

深度

Depth更多

圈点

Punctuate更多

思维Reversed更多

版权所有 © 2006-2023 中企天津报道 | | 举报电话:16710267953